中资券商大动作!海通国际私有化方案:控股股

10月6日晚间,海通国际发布公告称,要约人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就前提条件获达成后根据公司法第99条以协议安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此次海通国际私有化,每股注销的计划股份现金为1.52港元,较最新收盘价溢价约114%。此次公告发布后,停牌多日的海通国际将于10月9日起恢复交易。

海通国际发布私有化方案

截图自:海通国际公告

截图自:海通国际公告

已连续停牌多日的海通国际终于传来大消息。海通国际在港交所公告,于2023年9月26日,要约人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就前提条件获达成后根据公司法第99条以协议安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请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呈该建议。于该计划生效后,要约人将拥有公司100%的股份,而且股份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同时被撤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海通国际私有化,每股注销的计划股份现金为1.52港元,较每股0.71港元的最新收盘价溢价约114%。

另据公告,要约人在该建议和购股权要约项下应付的最高现金代价约为34.7亿港元。

近年来港股私有化案例频现,而港股提出私有化的情形一般包括股价低迷、单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50%等特征。

中金公司此前曾发布研报指出,近年港股私有化案例的动因包括:公司战略选择、避免同业竞争、节省维持上市所需费用、股票流动性有限、估值与股价低迷等;从私有化成功的案例来看,从公司开始宣布私有化要约公告、到最终完成私有化退市,所需时间在3~11个月间不等,平均用时113天左右。

此外,从海通国际的公告来看,此次私有化计划的达成还需要在一系列条件达成或豁免后方会生效,例如该计划(以投票表决方式)经过半数计划股东批准,占亲身或透过委任代表出席法院会议并于会上投票之计划股东所持计划股份价值不少于四分之三等。

中资券商开展国际业务的两种模式

对一些头部券商而言,国际业务已成为重要收入来源。据统计,2022年,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32%、34%和15%。

据中信证券今年6月发布的专题研报,目前中资券商经营国际业务包括两种模式:1)独立上市海外子公司。以海通国际和国君金控为代表,凭借较为清晰独立的治理结构,在用评级及融资成本层面具备优势。2)全资非上市子公司。以中金国际和华泰国际为代表,全资控股的模式降低了跨境业务管理和考核难度,有助于统筹境内外发展。

此前多年海通国际在香港中资券商排名稳居前列。例如,2020年,从营收口径来看,海通国际以83.3亿港元的收入位列中资券商第一,大幅领先排名第二、第三的华泰国际和中信国际。

不过自2021年以来,海通国际经营陷入较大压力,外界关于公司出现减员等方面的消息也不时传来。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相比全资控股的模式,非全资海外子公司在跨境业务的开展上存在资金、流动性管理、KYC客户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与母公司难以实现一体化的弊端, 而这也是海通国际等独立上市国际子近年来在跨境业务的发展上相对滞后的因素之一。而此次私有化或将有助解决母公司对国际子的控制和业务穿透不足的问题。

事实上,关于海通国际的重组在此前已经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今年3月,海通证券董事会审议同意海通国际控股参与海通国际供股计划,以10.94亿港元参与供股,使其持股比例从67.92%提升至73.4%。6月,海通证券证券融资业务总经理宋世浩被任命为海通国际联席CEO,与现任海通国际副主席、行政总裁林涌,分担职责以加强业务经营管理。

文章来源互联网。发布者:球哥,转转请注明出处:/a/yunying/312.html

联系我们

020-8888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41867375@qq.com